澳門新口岸新填海區宋玉生廣場411-417號,皇朝廣場3樓R室
+853 2875 5525
charity@loksincharity.com

分類: 樂善行動

Created with Sketch.

慈善會回訪受資助的家庭

慈善會成員在九月初回訪受助的家庭當中,與孩子和家庭成員一同聊天,關心家庭最近的狀況,並代資助人轉交他們聯絡信件的原件給孩子們。 雖然孩子們之前已經收到電子複印的信件,但令我們記憶猶深的是,當把信件的原件交到他們手上時,他們依舊會一封一封仔細地閱讀信件的內容,那種開心和害羞的神情,真的讓人感覺天真可愛又倍感溫暖🤗。 同時,這些孩子中亦有幾位在這個學期升上初中,雖然升上中學意味著不能每天回到家中😟,他們必需要在校住宿,學會照顧自己、獨立和適應住宿生活,而這次和孩子們聊天時,從他們的反應和回饋中,發現他們都比以前更開朗和外向,目前也挺適應初中的生活,也替他們感到高興。 在和孩子們吃完晚餐後,也帶他們去買了一些學習用品,最後帶他們去買飲料時,有些人還有多點漢堡以及小吃,便打趣的問孩子們還吃得下哦?他們的回應卻是我想要帶回去給家人吃,聽到時真的很感動,有種孩子們在一步一步成長長大的感動👏。 Previous Next Previous Next

慈善會組織希望麵包活動

於本月初,澳門明愛發起了一周愛心行動,籌集各類型的食品及物資,以轉派給疫情中有需要的人士,為緩解他們燃眉之急。樂善慈善有見及此,隨即組織了“希望麵包活動”,得到數名本會助學計劃助養者、澳門熱心市民及東南學校一名善心老師的支持,由8月1日至6日期間,向功德門素食店每天特別訂製100個,6天合共捐贈600個純素麵包。 是次義工來自,包括:小學、中學、大學、在職人士以及親子們,在本會工作人員帶領下,先了解“希望麵包活動”及明愛一周愛心行動,各人親自寫下對受疫情影響人士的關心、鼓勵及祝福心意字條,一起將當天現做的純素麵包入袋訂裝,再親身送到明愛庇道學校物資收集處。過程中,得到明愛總幹事潘志明先生向義工們講解一周愛心行動的緣起、規劃、受助人士疫情下的生活狀況。在明愛潘先生、職員及義工們的熱情接待下,讓大小義工們明白在社會中仍有很多需要幫助的人士,亦讓本會更了解明愛的多元服務範圍。 本會期望透過“希望麵包活動”,在各位參與者心中種下行善最樂的種籽,亦希望收到希望麵包的人士,能感受到社會上帶給他們的溫暖,體現人間有愛。儘管領取麵包的他/她,我們彼此不曾遇見,但藉著一片初心,願這份祝福,不分國藉,不分宗教,讓愛在社區流動。 最後,特別感謝功德門素食店借出場地,廚師們的愛心出品,以及一眾贊助人和義工們的付出,讓活動得以圓滿。 Previous Next

支援寵愛邦澳門動保團體

早前澳門疫情爆發後,本會得知寵愛邦澳門動保團體糧食短缺,安置中心的狗隻出現斷糧的危機,在與該動保團體負責人瞭解情況並到中心探訪狗隻後,本會決定援助40包狗糧,解決燃眉之急。 該團體以關愛動物、積極參與救助及支援動物,餵養及救治流浪動物為主,並安置一些有生命危險的狗隻進入狗舍,直至目前寵愛邦收留照顧的流浪狗隻已有70多隻。 協會的工作人員,他們花費大量的力氣和時間悉心照顧,只為毛小孩能有一個安全的家,陪伴牠們健康地成長,其中無私奉獻的精神和愛心讓本會深受感動,亦讓我們一起為愛護動物出一分力。 Previous Next

助學故事分享 – 高宇成

遠方的光照亮宇成的成長 高宇成,是貴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威捨鎮下德赫小學的一名一年級小學生。天真可愛的小宇成在不到半歲時就被在外省打工的父母送回老家給爺爺奶奶撫養,和她的現在三年級的哥哥,四年級姐姐一樣都是還在繈褓(嬰幼兒時期)之中就成為了“留守兒童” 小宇成所在的農村小學因為留守兒童過多等問題,孩子們是從幼兒班(3-6歲的孩子念同一個班級,在農村小學裡統稱為幼兒班)就可以住校的。而小宇成就是從幼兒班起便開始寄宿在學校的眾多鄉村留守兒童之一。 初見小宇成之時,便被這個看上去性格靦腆但卻生活自理能力很好的小女孩訝異不已。小小的她,不僅會自己洗碗,會自己鋪床疊被,會主動學習。 一至六年級住校的哥哥姐姐是有老師帶著他們上晚自習的,可幼兒班的住校小朋友們,晚飯到熄燈睡覺前的三個多小時只能自己玩。宇成就是住校同齡幼兒班小朋友裡最安靜的那個,她不會故意踢門或者幹一些動靜大的事情吸引關注,只是默默的在操場或者教室溜達一下。雖然也不時會在支教老師辦公室門口轉悠,但是沒有老師許可是不會自己跑進去的。有幸的時,柯可老師晚上閒暇時會經常叫上小宇成一起在辦公室看看動畫片或者畫畫。 有幸的是,2021年下半年,有幾個澳門的哥哥姐姐特地來到下德赫小學關心這幫孩子們。這些哥哥姐姐們,陪孩子們跳過大課間操,讓孩子們開心地蹦蹦往背上跳,還給孩子們帶來了糖果。 澳門的哥哥們第二次來的時候,特地去了幾十個經濟困難的農村家庭家訪。而小宇成也因為這樣的機緣認識了千里之外-澳門的徐姐姐。徐姐姐非常關心孩子的身心成長之外,同時與小宇成的往來信件互動也非常有愛,徐姐姐鼓勵宇成努力讀書,人生幸福;宇成的回信畫了村裡的雨後彩虹給徐姐姐,也希望姐姐天天開心!! 雖然小宇成和徐姐姐認識的時間不長,還沒有機會見到面,但從小朋友們都是質樸單純的,對於她們來說,最大的禮物就是把自己喜歡的送給好朋友……就如小宇成把她最喜歡的雨後彩虹送給澳門的徐姐姐一樣,美好純真的小確幸就這樣默默在小宇成和徐姐姐心中萌芽……對於小宇成而已,慈善會和徐姐姐就像燈塔一般,即使遙遙嚮往,那微光也一樣能成為指路明燈,照亮我們村小兒童和小宇成的成長。 2021的宇成 害羞的宇成與她喜歡的柯可老師 宇成與她的新朋友合照 宇成送給徐姐姐的彩虹

樂善慈善會探訪劉夢瑩女士

日前本會一行人探訪劉夢瑩女士及其家屬,關心劉夢瑩康復進程和日常生活所需,並送上患者需長期使用的醫療物資(傷口護墊、消毒藥水)及水果,為她加油。   2018年中,澳門發生了一宗嚴重的家暴事件,劉夢瑩女士遭受家暴,導致身體大面積皮膚的灼傷和眼球嚴重的損毀。   事件發生以來,劉夢瑩的雙親遠從四川來澳照顧她,不經不覺間已經進入第四個年頭,夢瑩仍需長期穿戴壓力衣和頭套,防止疤痕增生。   與此同時,劉父講述治療過程不為人知的艱辛,遠超乎普通人所能想像和承受之重,而夢瑩過人的堅強和頑強的精神,才能熬過無數個反覆,痛苦的修復階段,令人不得不敬佩。   雖然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困擾,導致夢瑩無法出國做手術,現在已經喪失了在最合適的治療時間。但劉父深信最難受,最煎熬的日子已經過去,一切都會慢慢步入正軌。

舉辦「粽互愛」活動探訪關懷智障雙老家庭

適逢端午將至,由樂善慈善會與智耆之友協進會聯合舉辦了「粽互愛」探訪活動 端午節吃粽子是我們華人的一大特色,而坊間的粽子大多包裹著肥豬肉,調味料也較多,容易令到身體負擔加大,本次活動除了向智耆之友的會員們送上應節的素粽,籍此向他們宣揚素食的好處,並於26及28日組織義工們到智障雙老成員家中探訪,送上少量物資,希望透過是次活動為他們送上節日的溫暖,以行動表達關愛。 義工們表示通過是次活動讓他們認識到更多智障雙老家庭,瞭解到家庭成員日常生活狀況以及遇到的困難,包括出行不便、年長子女在學習、生活自理上的困難等。與此同時,感謝一眾樂善慈善會義工們、智耆之友的理監事和工作人員在炎熱天氣的情況下,能將關懷及溫暖送到探訪對象手上。

樂善慈善會拜訪「啟康中心」

【拜訪啟康中心】 2022-04-22 樂善慈善會一行拜訪澳門展智服務協會屬下機構「啟康中心」並向使用者送上一些物資。   啟康中心為一間非牟利成人日間展能中心,現時提供四十五名學額。致力於為十六歲或以上中、重度智障人士提供日間訓練和復康服務。目的是幫助中、重度或以上的智障人士能持續學習各項基本生活技能,除了提供常規的訓練課程外,亦透過開展親子康樂活動、職能培訓小組、社區教育等。   由啟康中心吳主任帶領樂善慈善會成員參觀中心的服務環境、了解中心的訓練環境、近期會務發展及展示了學員的手工作品及義賣產品。   慈善會一行人在本次交流中感受到一眾服務使用者的自強不息,透過不斷的學習,讓自己產生價值,讓人十分佩服他們自身的韌性及毅力,希望透過本次的交流,期盼將來共同合辦活動,讓智障人士及智障人士照顧者感受到社會對他們的關愛及陪伴,延伸更多的愛心。

樂善慈善會支援香港慈恩學校送上防疫物資

【同心抗疫 善心捐贈】 早前香港疫情持續嚴峻,本會在3月17日收到求助,得知香港慈恩學校(嚴重弱智兒童而設之特殊宿舍型學校(24小時服務),照顧6至18歲之嚴重弱智兒童)受到疫情的影響,導致防疫物資嚴重缺乏。 為了支援校方師生及其工作人員抗疫,本會隨即透過在港義工KC採購及運送,向慈恩學校捐贈3000個N95口罩、1000件防護衣、400個保護面罩、960套快速測試劑,共同對抗疫情。 亦得港人華哥協助,並為該校向在港的妙吉祥功德會及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協會愛心車隊及愛心義工申請緊急防疫物資。  盼望社會繼續發揮互助友愛的精神,亦祝願香港戰勝逆境。

樂善慈善會捐贈物資給貴州下德赫小學

【捐贈藥物及床板】 2022-03-18 近日慈善會接收到一位善心人士捐贈了一些醫療生活物資(創可貼、止咳水、牙膏、花露水、殺菌噴霧、退熱貼、消毒噴霧……等)給慈善會使用。其後慈善會將善心人士捐出的物資轉贈給貴州下德赫小學,盼望讓更多的學生當受到傷病困擾時,能幫助他們緩減或消退病情。 此外,樂善慈善會得知下德赫小學住宿有部份床板已損壞嚴重或老舊需要更換。經詳細瞭解後,平日居住在學校的學生大多是留守兒童,家人因工作無暇照顧他們,慈善會亦盼望學生能在學校住宿能感受到家的溫暖,故此為下德赫小學送上一批新的床板。 同時,學生們擔任一次「小小搬運工」,體驗搬運工的艱辛,讓孩子們體會到他們現在所使用的物資來之不易,不論是學校的設備、善心人士捐助的物資都需要好好保護、愛惜,在日後自己有能力時,亦可為社會大眾出一點力。 學生們表示在還沒更換床板之前,睡覺時都不能安心地睡覺,翻滾側睡時還有可能踩空而嚇醒。經過更換床板後,學生都能做個好夢,讓自己更有精神去面對明天的學習。

樂善慈善會為甘肅市環衛工人送上物資

【樂善慈善會捐贈物資給甘肅市環衛工人】 2022-03-07 根據2018年世界銀行《垃圾何其多2.0》報告,全世界每年產生20.1噸城市生活垃圾。報告預測,快速城市化、人口增長和經濟發展在未來30年將使全球垃圾量增加70%,到2050年產生的垃圾量將達到驚人的34億噸。地球的健康狀況正隨著人類的污染而日益嚴重,垃圾的堆積除了不美觀,更是對自然的極大侵害。 生活中,大家都希望居住在一個乾淨且綠化的環境中。而在內地,肩負起這份辛勞工作的就是環衛工人(城市的清道夫😇),日夜不辭勞苦,他們默默地為環境付出。環衛工人一般早上五點鐘就起床工作,每天工作平均時間在10個小時以上🧹,沒有休息天和假日。環衛工人文化程度普遍較低,年齡趨老化,且以45歲以上居多。 本會得知甘肅省莊浪縣團委計劃藉着【雷鋒日】慰問環衛工人,並於3月4日前往當地探訪環衛工人的家庭,本會向當地270名環衛工人送上關懷物資,每位工人可得20斤大米和20斤麵粉。藉此小小心意,答謝他們默默付出的汗水。 近年,極端天氣令戶外工作的環衛工人更添挑戰,他們需要長時間在不同的極端天氣下工作。除了說聲謝謝,我們應更積極以珍惜資源、理性消費、源頭減廢為目標,減少製造不少要的生活垃圾,愛護這個地球家園。